收藏
分享到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助力 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来源:  工信微报        2022-04-22         中小企业   数字化   智能化   深圳   北京

  对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工人很有发言权,首先,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去看看在产业工人眼中,数字化转型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什么改变。

  产业工人 胡明勇:大家好,我是胡明勇,现在合肥一家冰箱工厂工作。十年前我从深圳来到了合肥,那时,我穿梭于冰箱生产线,来往于设备之间来回调试。现在,我工作的大数据中心,一键掌控着近万台设备运转。

  产业工人 石婷:我叫石婷,今年28岁,现在成都一家开关柜制造厂工作,之前我的工作是每天统计车间生产异常问题和开具物料领料单。现在一码在手,生产信息即可完成传递和记录。

  产业工人 刘林宗:我叫刘林宗,今年39岁。我23岁刚进厂的时候是一名数控操作员,每天围着一台数控机床转。如今,我们的生产线90%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改造,现在我一个人可以管理4台机器。

  产业工人 廖国科:我叫廖国科,在佛山一家鞋厂工作十几年了。以前我们的车间制鞋工序多,拥挤嘈杂,我经常要加班。现在我只要调试好这些设备就能按标准生产,做出来的鞋子产量更高,品质也更好,今年我们工厂的利润一直在持续增加。

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迎难而上

  四位产业工人讲述了数字化如何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在他们的背后是无数个正在被数字化改变的制造业工厂。今年一季度,虽然受疫情和外部因素影响,工业稳增长普遍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数字化转型正在帮助企业迎难而上。

  来自佛山的产业工人廖国科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他所在的鞋厂出口订单一下降了三成,与此同时,物流、原材料等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可在这样的压力下,今年一季度企业的利润却在不断增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走进整洁明亮的工厂,廖国科告诉记者,最近车间里最大的变化是生产线一改以前的长流水线,变得可以随时打散、随时组合。

  广东辛迪丹顿鞋业有限公司成型课课长廖国科:以前我们公司做的大部分都是外贸订单,货期一般有三个月,近期由于疫情,我们的订单很大一部分比例转到国内,国内订单的话一般都是一两百双,对出货速度和款式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现在四五个人组成一个小流水线,基本上当天生产,当天就可以打包出货,这就得益于我们数字化改造的结果。

  两年前,受疫情影响订单大幅下降,各项成本却不断上涨,巨大的压力使企业决定投入千万元进行数字化转型。2021年上半年,新产线建成使用,可刚开始却并不顺利。

  广东辛迪丹顿鞋业有限公司成型课课长廖国科:大家都在慢慢适应,比如新设备的模具结构和传统设备不一样,上线一到两个月鞋底就出现这蜂窝状的气泡。我们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不断调整,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数字化转型投入大,刚开始效果又出不来,政府也给企业提供了低息贷款、技术补贴等各种支持帮助企业渡过这段难关。经过长达半年的磨合,产线开始提速,现在通过数字化改造厂里人均效率翻了一倍,成本降了15%,鞋的品质也大大提高了。

数字化+网络化 企业订单交付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国物流受阻,许多制造业企业由于“进货难、发货慢”导致订单下降。但是合肥产业工人小胡所在的工厂今年一季度,订单准时交付能力还提高了30%,这些时间是怎么追回来的呢?

  在这条刚改造完的生产线上,胡明勇正带着同事们调试数据。改造后每条产线的数据变得实时可控,汇聚到工厂的大数据中心带来整个采购、生产和销售各环节互联互通,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所所长 胡明勇:当前的疫情影响,部分的材料可能不会及时到。业务上会做一些数字化的改变,将我们已有齐套的物料往上提,那么不齐套的往后放一放,确保所有客户的订单是有物料的。在原来没改造的状态下,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缺物料,缺材料,我们的生产管理就抓瞎了。

  而今年以来,像这样的生产线工厂一共改造了20条,通过“算”出来的提前量,能够把突发影响降到最低。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大年:在目前来看的话,我们整个市场的交付能力已经缩短了六到七天,整个供应链效率非常高,所以对整个的市场终端的影响现在基本上很小。

  而这只是数字化改造的开始,以往工厂是“做好了再卖”,现在是顾客想要什么,工厂就能快速生产出什么,这就要求生产线越来越“善解人意”。目前在合肥,政府已经培育了30多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3万家企业上云加速转型。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曾艳:特别是针对一些制造业资源比较丰富,转型升级的需求比较迫切的一些园区,我们会建设一批区域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且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基本要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覆盖。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从记者的调研来看,尽管受到当前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数字化应用水平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恢复能力要远胜于其它企业,并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更大发展空间。

  也正是看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的强大发展活力,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启动实施2022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有21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工业互联网列入了今年的工作任务,进行积极部署。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的项目已经超过了2400个。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目前已迈过了万亿元大关。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跑”

  “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在目前全球103家入选工厂中,位于中国的就有37家,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我们再去北京的一个“灯塔工厂”看一看,先进技术是如何赋能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

  三一桩机灯塔工厂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在这里,小到一块钢板的分拣,大到十多吨桅杆装配,已全部可由机器人自动化完成。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走进5G全覆盖的灯塔工厂,您可以看到双车联动的AGV小车,正在搬运超长超重的钻杆,AGV小车被称为货物搬运“飞毛腿”,在精准授时、低时延的5G无线工业专网的保证下,它可以实现27米超长超重物料的同步搬运和自动上下料。

  在工厂内,基于5G+AR设备的“人机协同”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物料分拣、销轴装配等传统劳累活、危险活不再需要人力操作,全部由机器人高效完成。同时,通过强大的人机协同,机器人AI还能免编程学习熟练工人的技能和手法,最终实现技能传授和工厂“老师傅”工匠精神的传承。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这台机器人就是将鸟巢体育场焊接工匠的技术参数化、软件化,实现了在重型装备厚管的柔性焊接。它不仅焊接效率提高,同时,焊接质量一次性合格率更能达到100%。

  灯塔工厂里上百台机器人干得热火朝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各种零件高难度、高精度装配,而就有这么一双眼睛一直尽责地确保装配过程井然有序、毫无磕碰地进行,它就是2D/3D机器视觉,它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工和设备成本,又令产能翻倍,可谓是“眼疾手快”。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整个工厂里智能制造的核心就是这个控制中心,它是这个工厂的智慧大脑,通过它,订单可快速分解到每条柔性生产线,每个工作岛,每台设备,甚至每个工人,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驱动。

  截至目前,三一桩机灯塔工厂7天就能交付一台旋挖钻机,月产能达到3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桩工机械制造基地。如今,在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在45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得到了应用。今年一季度工信部就发布了123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和4个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正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临哪些困难?

  通过对样板城市的调研,还有灯塔工厂的探访,我们看到,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虽然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很明确,但这条道路却并不好走。许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国家信息中心通过网络平台抓取的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话题在网络上一直保持较高声量。其中北京、广东、上海、山东等地网友的关注度最高,与企业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伴随“数字化转型”同时出现的高频词有平台、竞争力、创新、发展、人才、成本、融资、税额、困难等等,可见,企业转型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方面。分析网络声量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难题按讨论热度排序分别是:当前经营困难、投入成本高、缺乏技术支持、缺乏人才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他们中很大部分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难题。

  浙江中小企业负责人 佘峰强:当下,我们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是有了高端设备,但是懂得使用的员工却很难招到,所以希望政府能在技能型人才的引进上给予我们更大的支帮助,搭建更多的平台。

  安徽中小企业负责人 殷杰:相应的工业底层软件、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数字化转型卡点较多。期望政府出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

  青岛中小企业负责人 赵丰华:数字化转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会不断向前迭代发展,希望政府多出台一些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激励企业有更多的举措投入。

政策推动 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偏低,近八成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不会转” “不敢转”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但是,当前有近七成的中小企业都有强烈的数字化转型意愿,转型已成为他们走出困境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那么,针对企业面临的困境,下一步政府将如何引导?我们来听听权威部门的声音。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密集政策利好。日前,工信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落地应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一批成本低、见效快、适用性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并不断夯实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基础。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 尹晓萌:从企业的角度讲,应该从自己最需要最迫切入手的点来着手,然后进一步拓展到全方位立体的这种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聚焦在生态、产业和企业三方面来入手,应该聚集政府、平台、企业和服务机构等多元的资源共同参与来推动。

  同时,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的部署也正在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将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三个方面助力企业转型。到2022年底,组织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推动数字化转型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时代潮流。通过记者的镜头,我们看到了生动的转型故事。在疫情持续带来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更能体会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好处,它实际上增加了制造业企业抗风险的能力,用数字化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化解了风险难题。


  推动数字化转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它首先要成为一个国家的整体追求,以国家战略来做顶层设计,特别是布局一些支撑数字化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提出引导企业迈上数字化转型之路的公共政策;其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主体是企业,企业要抓住机遇,敢于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管理模式,拥抱数字化;第三是要积极支持一些转型难度较大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用更多的行业整体转型努力带动这些企业,结合它们的实际难题给予点对点的帮助,最终焕发它们自身的创造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还伴随着绿色化转型,这两方面努力殊途同归,其根本都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提醒:《万顺》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参与点评
0人参与 | 0条评论
热门专题 more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