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官方发布数据,本报告仅作数据可视化参考和方便查看;相关分析主要为“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灵犀数智系统”自动生成,由于对比口径不完全相同,结果可能有点偏差。如有错误或遗漏,敬请指正。)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集中发力,积极因素持续累积,经济总体呈恢复向好态势,中小企业信心有所回升,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年内再次回升。三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 ,比上季度上升0.2点,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但低于2021年同期持平,仍处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下。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财务指数仍不理想。
一、企业成本仍在高位运行
国际市场带动以及国内预期的修复,近期主要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虽然随着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降费政策落地,有助于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但处于中下游的中小企业成本压力不减。
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议价能力较弱,需求疲弱情况下难以转嫁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加之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以及房屋租金较高等困难,生产经营成本下降难。三季度,成本指数为112.8,比上季度下降0.1点,成本仍在高位运行。9月成本指数为112.9,比上月上升0.3点,结束了前两个月下降局面,成本上升。
二、企业融资状况仍然偏紧
虽然央行降准以及指导金融机构继续支持小微企业,多措并举“精准滴灌”,金融机构履行服务实体经济责任,不断强化对中小企业精准滴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同时,企业融资需求不足,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仍不通畅,有效融资需求下降,融资结构性矛盾致小微企业融资仍然困难,小微企业融资状况亟待持续改善。三季度,资金指数为100.8,比上季度下降0.3点,尚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其中,融资指数为90.6,环比下降0.3点;流动资金指数为85.3,比上季度下降0.5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4个行业融资指数和7个行业流动资金指数下降,5个行业应收账款上升。
三、企业效益状况仍不理想
市场需求不足,物价和销售持续低迷,叠加成本压力不减,企业增收不增利,亏损有所加大。
随着各地全力拼经济,企业生产经营加速恢复,原材料价格涨幅收窄,以及延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是,由于生产与市场复苏不同步,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价格下降缓慢,加之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凸显,导致供需不匹配,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小微企业盈利状况不佳,利润上升欠佳。三季度,效益指数为74.3,与上季度持平,仍处于历史较低位。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半数行业效益指数下降。
四、总结
总的看,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多数指标边际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社会预期有所好转。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等。特别是小微企业困难仍较突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资金紧张、应收账款拖欠等困难仍在持续。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互为主体,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相对而言,目前中小企业最缺的还是资金支持。虽然央行多措并举在金融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精准滴灌”,但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来源的渠道并不通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大量的信贷流动性是在金融体系内“打转”,在政府、银行、国有企业等环节之间进行简单循环,并未实现实际工作量。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应该加强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强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此外,中小企业自身也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等方式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都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共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待续)
万顺手机版
无需下载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