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到
万顺!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调查研究报告摘要(六)千顺·万顺
来源:   千顺万顺数智系统        2023-06-01         深圳   整治   支付   互联网金融   消费

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调查研究报告摘要(六)千顺·万顺

警惕“培训贷”陷阱警惕“培训贷”骗局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治理金融“杂草”、“毒草”,最好办法是:堵偏门,开正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报告是对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调查研究,摘自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调研报告。其负责人胡尔义表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作用,让数据说话,巧用数据、妙用数据、活用数据。

   【一】全国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为期六个月,已过1/3

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为的通知》,主要是针对不法贷款中介的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治理,以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建议把“培训贷”整治,纳入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中。

    【二】连续三年第1号预警

20231号预警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日前发布了2023年第1号预警: 警惕“培训贷”陷阱。

    从近期媒体报道来看,“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 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在校学生,务必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要轻信培训机构所谓“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等诱惑贷款的承诺,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求职期间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公司资质,如遇搞不清、拿不准的情况,请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理性判断,谨慎选择,避免落入“培训贷”陷阱。

20221号预警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1号预警:警惕“培训贷”骗局。

近日,我们了解到多名大学生遭遇“培训贷”骗局。有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工作为由,诱导学生接受课程培训,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不真实信息办理“培训贷”。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后,无法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技能,更无法获得前期承诺的兼职岗位,却因为退费难而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债务。

请同学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辨别能力,认清骗局。不要轻易添加自称“老师”的陌生人微信,不要轻易参加打着兼职赚钱幌子的培训班,更不要轻易在陌生网页及平台上转账汇款、办理贷款。如遇到拿不准的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并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2415

2021年】第1号预警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1年第1号预警——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

近期,多名在校大学生遭遇“注销校园贷”骗局。诈骗分子伪装成银监会工作人员或网贷公司客服,声称国家禁止大学生网贷,需要注销相关账户,诱导学生将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转入所谓的“清查账户”(实为诈骗人员的个人账户),或以“需要将‘学生账户’升级为‘成人账户’”为由,诱导大学生通过支付宝借呗等渠道贷款并向其转账。

以上新的诈骗手段,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支付宝等平台均设有官方电话,不会用私人号码或者微信等方式联系用户,更不会让用户添加QQ群。请同学们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避免上当受骗!如果遇到以上情况,又无法辨别信息真伪,要及时报警寻求帮助,也可以向学校和老师反映情况。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1331

“培训贷”相关案例

【刘青】

“先学后付”“免息分期”步步引导去贷款

读大一的刘青通过网络广告添加了一家机构的“老师”微信,该“老师”承诺“学习3个月后就可以接单赚钱”,有老师一对一辅导,班主任监督学习。于是,她在“老师”指导下,交了100元定金并预留了课程学习名额。

当自己提出没有钱报班时,对方告知不退还100元定金 , 可以分期付款 ,一个月400元左右。

最终,通过对方分享的链接,她填写了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在某平台办理了9期分期贷款 。

【张浩宇】

名为招聘,实际诱导求职者借贷

20227月,从一家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张浩宇,接到未投过简历的某软件公司邀请面试的电话。

面试过程中,该公司招聘人员表示,张浩宇工作经验不足,需要先接受培训,才能为他推荐工作,并且承诺培训之后包就业。在招聘人员的劝说下,张浩宇与该公司签订了《实训协议》,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并通过某分期借款平台贷款1.98万元,用于支付培训费 。

在此之后,张浩宇不仅没找到工作,还背上了贷款,每月还贷1200元,至今尚未还清。

【林翔】

即将毕业,大连一高校大四学生林翔通过某招聘平台投递简历,想找一份工作实习。很快,他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面试时林翔发现,接待他的却是另外一家公司。“劝我先参加培训,再就业,会更有前途。”林翔稀里糊涂地签下了培训合同,还下载了网贷APP,分期还款本金加利息2万多元。如今,林翔察觉不对,想终止培训解除贷款,却发现很难。

【夏晨飞】

包就业拿高薪,都是套路

20225月,求职者夏晨飞在南京一家机构培训了3个月。该机构声称培训后包高薪就业,3个月未就业的,退全额学费。

于是,夏晨飞便从机构处分期贷了1.8万元学费 。

令他没想到的是,培训内容很“水”,对找工作帮助不大。夏晨飞联系机构要求退款,被机构拒绝。

【杨云】

“先学后付”“免息分期”步步引导去贷款

去年8月下旬,即将步入大学的杨云琢磨着寻找一份副业,“读大学后就不用向父母要钱了”。偶然间浏览到一个微信公众号推荐的原画课程,她被“可以兼职”“先学后付”的条件吸引,添加了课程负责人的微信。

一番课程介绍后,该负责人邀请杨云参加了当天的直播公开课。杨云回忆说,公开课上介绍了很多原画创作的不同风格和当天报名的优惠活动,她动心了。但对于高额的“学费”,她作为学生无法自己承担,家长也应该不会同意花这么多钱学习画画。

这位负责人向她详细介绍了“边学边赚”的方式:“学费都是分期免息,下个月才开始支付第一期,我们也有外包内推,边学边赚。你也可以先从低班学起,后续接单赚钱了再升班。”随即,他为杨云办理了“免预订费100元”的优惠,并要求她填写了“入学信息”,包括姓名、最高学历、QQ号、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等,并备注“信息仅用于登记学籍,不会另作他用”。

最后,杨云选择了12期分期付。手续办好后,对方向她发来了4份文件:《委托扣款授权书》《代扣授权书》《借款合同》和《委托担保合同》,这时她才发现,原来办理的学费分期付,就是贷款。

去年11月,她次正式提出退课,对方却称,根据签订的合同已经不能退费了。

尽管课程销售公司为广州某原画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但其贷款平台却是浙江一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张嵩】

西安的大四学生张嵩因为嗓音条件不错,他在某机构报名了配音培训课。报名时,对方称可以分期付学费。但开课后,他发现,课程质量并不高,“只有一两节实操课,后面的课程就很水了”。

当他提出退课时,对方也拿出了套路,“要么拖延,要么就是转学别的课程”。

】套路

  近几年来,全国多地发生大学生被诱骗办理“培训贷”事件,一些不良的培训机构和贷款公司设计了多重套路,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和转行人员,使他们落入“培训贷”陷阱。

   套路一:以虚假招聘吸引求职者

  一些不良的培训机构和招聘公司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的“招聘信息”、关于职场培训的“XXA计划”等,其实只是以此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并约其到指定公司面试,为“培训贷”陷阱埋下伏笔。

   套路二:贷款培训成上岗前提

  求职者来到这些公司后,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洗脑”,灌输就业形势严峻、需要掌握一定的实操技能才能就业等思想,并要求其贷款参加培训。有的还承诺培训合格后,求职者可到本公司或其他大公司入职,月薪几千甚至上万。

   套路三:培训上岗必须签订合同

  在对求职者进行“洗脑”后,相关人员会“步步紧逼”,要求马上签订贷款合同,才能培训上岗。一些求职者没有多做思考就签署了贷款合同,此类贷款一般都是二十几期还清,利率高达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

   套路四:编造理由淘汰求职者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往往会以培训考试不及格或招聘公司新员工入职考核不合格为由,欺骗求职者不能到相关公司就业。

政策

20176月,原银监会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1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显然,将目标定位于大学生的“培训贷”,其业务在性质上已经违法。不过,这些不法机构往往盯住那些刚刚毕业又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利用他们急于求职的心理,精心设计贷款培训的“圈套”,受骗者在发现受骗时,往往已离开校园而投诉无门。

20233月,中消协、共青团中央发布消费警示,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不良“校园贷”的关注,积极构建多方协同共治的格局,完善行业准入、运营监管体系,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健全行业风险防控机制,排查整顿违规机构,针对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安全放心、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注意

治理培训贷套路,三分靠打,七分靠防。全社会要大力做好防骗宣传工作,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不法分子的常见伎俩、培训贷的常用话术、培训贷骗局的严重后果以及上当受骗后的维权方式等公之于众。一旦形成培训贷人人喊打、培训贷陷阱人人能防、培训贷骗局人人能破的大环境,培训贷的不法业务自然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培训贷陷阱让大学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就背上沉重的负担,既阻碍了年轻人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多方合力来填“坑”,才能让大学生重新轻装上阵,求职之路走得更加平稳、成长之路迈得更加坚实。

  敬告正在求职的市民朋友,特别是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一定要注意防范“培训贷”陷阱: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高薪职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取得更高的收入。

  二是要认真甄别招聘公司和培训机构,凡是承诺贷款培训后就能上岗就业的一律不参加。如确需参加正规机构职业培训的,也要避免以贷款方式支付培训费用。

三是如果遭遇“培训贷”“套路贷”等违法行为,一定要及时向公安等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png

版权提醒:《万顺》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参与点评
0人参与 | 0条评论
热门专题 more
猜你喜欢